早就想写一篇文章诉说对母校的感念,却一直无从下笔。总觉得应是名人或为母校做过贡献的人才有这个资格,像我这般没有什么业绩,又无从为母校争光的学子,实在是有些汗颜。
2011年是母校60周年校庆,我们也毕业20周年了,全班38名同学如今在天南海北各有一番天地和作为。回忆,常常在夜深人静时袭来,曾经郁郁葱葱的日子,就像一张张绚烂的剪贴画,记录着青涩和芬芳、快乐和忧伤、青春和过往,也见证着我们彼此的友谊和眷恋。
我想,母校不会因为她的学子没有作为而厌弃他们,同样,每一个学子也不会因为自己名气不够、资望不深而淡忘他的母校。于是,我拿起笔,饱蘸浓情深意,对着母校的方向沉思起来。
我的母校,昔日的沈阳师范学院,曾经座落在北陵正门西向500米的黄河大街上。如今,这里已是一片鳞次栉比的高档住宅和现代商厦。沿着黄河大街北行,深入到沈北新区的腹地,数年间崛起的一片大学城里,占地近2000亩,涵盖八大学科,拥有19个学院、两万余名师生的,全新的沈阳师范大学,如同一颗耀眼的明珠,镶嵌在这方生态宜居的“风水宝地”上。我为母校60年的光辉历程而自豪,每念及于此,都会心潮起伏,尤其是联系到我个人的成长和进步,对母校的那种永远的情愫就愈加深切。
感谢母校把我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少年培养成思维开阔、肩负责任和使命的热血青年。人的认识总是受到历史、社会和自然等条件的限制,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我出生在农村,如果机缘没有让我步入大学的校门,也许我的生活同样是充实而幸福的,但那将是别样的一番天地。一旦我有幸走进大学这座万众仰目的象牙塔,便如饥似渴地扑在知识的盛宴上。我是社会学专业第一届毕业生。当时在师范院校开设社会学专业尚属首创,在试办专业和学生毕业去向还不明朗的情况下,学什么,怎么学都是有待探索的课题。初创的社会学专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仅凝聚了从系主任到辅导员和任课教师的辛勤汗水,也留下我们社会学八七级38名同学孜孜以求、超越自我的足迹。曾记得,我们“八面城城市化课题组”一行十几人,深入实地,与村民共同生活一个月,面对面地访谈,一个专题一个专题地研讨,借鉴西方城市化理论,结合当地风土民情,推演设计铁岭市昌图县八面城镇走向城市化的路径,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决策参考。
正是四年的大学生活,特别是类似的社会学专业训练 ,培养了我科学系统的思维方式,无论是分配到高校做辅导员和从事共青团工作,还是后来到市委机关成长为一名中层干部,社会学的思维方式都助我出色地胜任本职工作。比如,在高校工作期间,我创造性地提出从养成教育,到完善知识结构,再到思想境界提升的系统递进式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还比如,我在机关工作,从社会学视角开展过一系列调查研究,起草了大量综合文字材料,许多成果直接进入领导决策。我觉得,我在工作上的每一点积累,都得益于母校的教育,得益于母校优良学风的熏陶。由于科学系统思维方式的养成,使我始终在工作一线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二十年过去了,我依然如上大学期间满怀激情,热血青年般地扑在岗位上。
感谢母校把我从一个夸夸其谈的大学生培养成敬业爱岗、敢于克难和攻关的先进工作者。二十年前的母校尚属大发展的前夜,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都很一般。但是从校领导到系里的老师,也包括我们这些莘莘学子,都把关注的焦点和内在的力量系于学校发展的大计上。当年我们社会学专业从南院搬到北院,又从北院搬回南院,大家没有任何怨言。适逢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着巨大的嬗变,这种浪潮当然影响和冲击到我们这个精力旺盛,求知欲、展示欲、成长欲都很强烈的集体,但是不管理想和现实如何冲撞,有一点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那就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范理念。我们深深懂得,社会发展需要的是有灼见良能的人才,而不是只知空喊口号、不学无术的废料。在我们成长的轨迹当中,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学养深厚“德教双馨”的教师队伍无疑起到了巨大的引领和感召作用。每当校训“博学厚德、尚美健行”这八个金灿灿的大字映入眼帘,我都会油然生出一股作为沈师人的自豪,以及身上沉甸甸的责任感。
曾记得,我在沈阳市旅游职高教育实习,代理班主任,讲授思想品德课。我发挥了在系教学比赛取得一等奖的优势,第一堂课下来就和学生们打成一片。我在课堂上讲,我在大学里学了一门课程,叫《伦理学》。什么叫伦理呢?就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准则。你们都是经过选拔的优秀学生,有的毕业后还要到中南海工作,你们想不想多学一些处理人际关系的学问呢?我讲的思想品德课就能帮助你们,满足你们的愿望。这样一讲,一下子就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促进了听课效果。如今,二十年弹指一挥间,而二十年的光阴没有白白度过,每当工作和生活遇到困难,碰到阻力,我的耳畔总是回响起师长的谆谆教诲。作为国家和社会的一个普通建设者,我为自己付出的辛勤劳动而倍感欣慰。在2003年那场战胜非典的斗争中,我光荣地被评为沈阳市优秀共产党员。在接受荣誉的那一刻,我仿佛又回到了美好的大学生活,那里有我克难攻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之源。这使我深深懂得,每一个人接受的教育也许是不同的,但是每一个人的成长受到他所受教育的影响应该同样是深刻的。
感谢母校把我从一个热衷于自我实现的社会个体培养成懂得感恩、乐于给予和奉献的团队中坚。记得有一位名人说过,大学不在于大楼有多少,而在于有没有大师。在我的记忆里,我的母校既没有大楼,也没有大师。但就是那一个普通的教师群体教育了我,影响了我,最大的成效是让我不能自私。自私也许是人的本性,特别是在浮躁、浮华的年代,物质利益不断调整,一切向钱看,一切为自己着想的风气尤盛。但是,在我的老师们的言行当中,没有这种风气的影子。在消解理想、消解精神的世俗化思潮的席卷下,他们依然坚守知识分子的良知,坚守人民教师育人的本份。在同学们面对社会变化产生思想困惑的时候,老师是我们社科问题研究小组的辅导员;在同学生病或有困难的时候,是老师,是学校卫生、后勤部门大开绿灯,照顾有加;当我们急需加强社会实践锻炼的时候,每月一次的社会观察课总能见到老师跑前跑后的身影;当同学们勤工助学、一起搬大白菜挣班费,当同学们奔赴不同的地方实习,当同学们毕业分配走向四面八方,大家时时都能感受到母校大家庭般的温暖。所有这些,看似平常,实则已经打下深深烙印的小事,塑造了我们的感恩之心。凡是在母校的声名能够辐射的地方,处处都有感恩的灵光。我们爱我们的母校,因为我们的母校爱我们;我们爱每一个人,因为母校为我们铸造了一颗博爱之心。请母校放心,社会有我们,我们就会是和谐的中坚,就会是知行统一、真善美统一的使者;母校有我们,我们就会是母校的骄傲。
感谢母校!
(2010年7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