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杨松教授团队成果获第五届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应邀出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表彰会

发布时间:2023-05-29浏览次数:10

5月19日,第五届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表彰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陈文清同志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中国法学会会长王晨同志讲话。

我校杨松教授领衔团队成果——著作《民营金融机构规范发展的法律保障研究》荣获二等奖,杨松教授应邀出席表彰会。

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是经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中国法学会设立的部级科研奖项,是中国法学会组织评选的最高学术成果奖项。自2007年启动以来,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已经成功开展五届评选活动。通过公平公正公开的评审程序,评选出具有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法学成果,产生了广泛社会影响和积极导向作用。2022年8月启动的第五届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评选,是中国法学会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学会建设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等文件要求,组织引领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为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法治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经第五届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终评会议评选,2023年4月10日产生建议获奖名单予以公示,包括著作论文类55项、研究报告类6项。其中,著作论文类特等奖1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18项、三等奖28项;研究报告类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

本次获奖著作《民营金融机构规范发展的法律保障研究》是我校杨松教授作为首席专家带领团队共同完成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标志性成果。该成果注重从“功能-结构”逻辑出发,以民营金融机构在我国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功能为基点,形成“民营银行”“民营准金融机构”“农村金融”“私募投资基金”“互联网金融”“民间非正规金融”等五类典型民营金融机构(样态)规范发展的法治框架,既统合经济法整体利益保护观,为民营金融传统及新兴业态发展困境提供系统论的制度完善建议;又以风险社会对民营金融机构摩擦偏好为视角,从不同类型民营金融机构实证演进中,探求民营金融机构规范发展的前置理论内涵、范畴、路径支撑,丰富了中国特色金融法理论体系和制度构建。该获奖成果的前期研究成果,先后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新华文摘》《法学》等重要期刊,相关咨政建议作为重点要报获得省部级领导批示,并成为相关法律修改的参考。

该著作的获奖,是我校法学一流学科建设取得的重要成果,是我校有组织科研建设的有益尝试。法学院杨海瑶老师作为该获奖成果的重要团队成员,一并获奖。